两声虫鸣点缀着夜色,急一声、缓一声的,叫人心烦。
宋凛生偏头瞧了一眼,目光便扎进了无边的浓绀之中。
夜还长得很,闲坐也无意趣。宋凛生将视线移到长身而立的穆同身上,不若请穆经历为我二人说段故事如何?权当消磨时间。
明日恐怕还要公审,宋大人竟有闲心在这儿同下官逗趣。贾仁目光微动,总算不再如同方才一般了无生气,大人还是还家休憩,想想明日如何处置下官罢!
不知怎么的,他好似对穆同接下来要说的故事有所感应,总也不愿叫他张口,只盼宋凛生能直截了当地将自己发落了,得到他应有的下场。
贾大人不必紧张,明日之事便明日再说,今日还是先听听穆大人的故事如何?
宋凛生不再搭话,只朝向穆同颔首示意,穆大人,请罢?
是,下官领命。穆同应声,原本站的端正、不偏不倚的身子,也随着话口微微变动,面朝着贾大人往宋凛生的方向侧了两步。
近日来,下官受知府大人所托,整理新编府衙历年来的札记,却在早些年的案卷之中发现了这么一件有趣儿的事来。
穆同两颊含笑,似乎真有什么别具意趣的事要讲。
贾仁眉心微沉,双目一眨不眨地锁在穆同身上。穆同此人从不是个爱显摆卖弄的,今日怎会无端地说起书来。
说起来,从前他除开公务,一向是深居简出,可自打宋大人到任,这穆同行事似乎高调了起来
也不知他和宋大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
案卷记载当中是这么写的,说是早些年的时候,江阳府衙曾有一桩骇人听闻的凶案。
穆同话音一顿,颇有些故弄玄虚的意味。
其涉案之深、牵连之广,难以详谈。
江阳府虽则富庶,却距上都有千里之遥,正所谓天高皇帝远,早些年的管辖并不健全,疏漏之处颇多,以致江阳府深受流寇侵扰,此案也正是发生于此时。
据记载所述,此案错综复杂,恶劣至极,若是处理不好,为江阳府带来的影响将是难以挽回的。
不过此案却也让当时的府衙经历名声大噪,可以说是其一生功绩的。
穆经历没头没尾地说些什么?贾仁冷不丁地出声,岔开了话头。
贾大人稍安勿躁,且听我说完,如何?
穆同!
贾大人,凛生倒是很想听听后头故事,不若大人稍待?宋凛生不焦不躁,三言两语便将贾仁的话堵了回去,随后又示意穆同接着往下说。
穆同心领神会,轻咳一声,当时的江阳府匪祸不断,这位经历大人当机立断,亲自带人镇压剿匪,虽说死伤重了些,但结局是好的,也算是功德一件。
穆同一顿,若有似无地扫了贾大人一眼,因而这位经历大人直接便受提拔做了同知一职。
论功行赏,倒也不奇怪。宋凛生笑意淡淡,不辨喜恶。
是呀,奇怪的是,此人如此手腕令下官倍感佩服,正欲再详细查看一番之时,却无论如何也寻不着具体的卷轴记载了。
穆同扼腕叹息,似乎很是可惜,这寥寥数语想必是写不尽其波澜壮阔的一生的。
若无卷轴也不要紧。宋凛生点拨道。
自然,再详尽的卷轴也是人写下的,若有知情的人能询问一二,还要什么卷轴?
穆同!贾仁一声轻喝,似乎已被磨没了最后的耐性。
第一版主